DB1506∕T 53-2024 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规范(鄂尔多斯市)

ID

829CE3C02C0947BD859C343753A2821B

文件大小(MB)

0.95

页数:

1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080.01,CCS A 01 1506,鄂尔多斯市地方标准,DB 1506/T 53—2024,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e graded classification mediation of conflicts and disputes,2024 - 08 - 15 发布2024 - 09 - 15 实施,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506/T 53—2024,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 1,5 工作机构 2,5.1 管理机构.2,5.2 受理机构.2,6 人员配置 2,6.1 基本要求.3,6.2 人员条件.3,7 矛盾纠纷排查与分类3,7.1 矛盾纠纷排查 3,7.2 矛盾纠纷分类 4,8 事项受理 4,8.1 基本要求.4,8.2 线上受理.4,8.3 线下受理.5,8.4 办理要求.5,8.5 档案管理.5,9 矛盾纠纷调处化解.6,9.1 即知即调.6,9.2 分流分调.6,9.3 联管联调.7,9.4 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工作流程 8,10 监督管理8,10.1 监督主体 8,10.2 首问责任制.8,10.3 责任督办 8,11 评价与改进,DB 1506/T 53—2024,II,附录C(资料性) 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12,附录D(资料性) 矛盾纠纷流程图.12,DB 1506/T 53—2024,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共鄂尔多斯市委政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共乌审旗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共鄂尔多斯市委政法委员会、,乌审旗司法局、乌审旗公安局、乌审旗信访局、乌审旗人民法院、乌审旗人民检察院、中共乌审旗委组,织部,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蛟、常玉君、贾佳、刘振海、韩玉峰、王耀强、李向兵、张子荣、白云、高,健、丽丽、纪新瑞、王一璇、应珊婷,DB 1506/T 53—2024,1,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的基本原则、工作机构、人员配置、事项受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监督管理、评价和改进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320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SF/T 0083 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DB15/T 3001 矛盾纠纷调解规程,DB15/T 3005 网格员管理与服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diversified resolution of public security,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矛盾纠纷化解途径,采用分级负责,分,类处理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3.2,全科网格general gride,在党的建设引领下,基于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管理现状等因素,以居民小区、自然村落或者一定,数量住户为基本单元划分的,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的“一网运行,全域覆盖”“多员合一、一员多用”,的基层治理单元,注:全科网格一般承担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公共安全、经济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事务、矛盾纠纷处,理、基层服务与管理等多种工作,4 基本原则,4.1 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分工配合的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工作机制,4.2 坚持依法化解矛盾纠纷。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国家政策、尊重公序良俗,4.3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用好“三分吸附法”,DB 1506/T 53—2024,2,注:“三分吸附法”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创新推出以矛盾纠纷即知即调、分流分调、联管联调为主要内容的,矛盾纠纷化解的方法,4.4 坚持属地管理。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风险防范、排查预警、处置化解等机制,4.5 坚持源头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强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做好跟,踪反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4.6 坚持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信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引导和推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合力,促进矛盾纠纷精准分流与及时调处,5 工作机构,5.1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应符合DB15/T 3001的要求,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督查、考核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工作,5.2 受理机构,5.2.1 市综治中心(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发挥统筹协调指导作用,协调有关事权部门化解下级上报和同级部门转交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指导旗(区)综治中心处理化解重大、遗留矛盾纠纷,5.2.2 旗(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5.2.2.1 按照GB/T 33200 要求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整合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等场所功能,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对矛盾纠,纷一站式……

……